为什么要做技术管理

超过 80% 的技术管理者,都是在没有明确表达管理意愿的情况下,被公司推到管理岗位的。

对于互联网技术人来说,“带团队”不再是一个可选项,而是迟早都要面对的事儿。做技术和带团队,更像是职业发展的两条腿,而不是完全叉开的两条路。

普遍关心的做不做管理的问题:

  1. 关于 Why 的,比如:

    • “老板让我做管理,我到底要不要做呢?”
    • “管理这条路是否适合我呢,对我个人发展有什么建议吗?”
    • “我不像某某那么适合做管理,我是否还要去尝试呢?”
    • ……
  2. 关于 What 的,比如:

    • “管理到底都需要做哪些事呢?”
    • “有没有管理的框架图可以让我按图索骥,做到心中有数呢?”
    • “我做得是否足够,我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呢?”
    • ……
  3. 关于 How 的,比如:

    • “怎么做团队建设呢?”
    • “怎么提升团队凝聚力呢?”
    • “怎么做向上沟通和向上管理?”
    • “怎么做员工激励?”
    • “怎么应对低绩效员工呢?”
    • ……

通过探讨下面 5 个方面的内容,学习如何做好技术管理:

  • 自我倾听。主要围绕“Why”的问题,理顺新经理内心的纠结与彷徨,让你心无旁骛地走上管理之路。
  • 角色认知。提供给你一个管理工作的“全景图”,以方便你按图索骥地了解管理工作所涵盖的方方面面。
  • 管理方法。这其中,管理规划、团队建设和任务管理,合称为“管理三部曲”,分别探讨“看方向”“带人”和“做事”的这三个关键的管理内容。
  • 管理沟通。探讨管理沟通的工具和技巧,并探讨向上、向下、横向等典型沟通场景下的沟通要点。
  • 管理之路。主要探讨如何积累管理方法论,以及如何成为自己所期待的管理者。

职业发展发向简述

技术类职业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大方向

  • 一个方向侧重于“广”,着眼技术的整体性、架构性和业务解决方案,我们姑且称为“架构师”或“首席架构师”。 他们往往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方案的“总设计师”,他们常见的作品包括社区类服务架构、云服务架构、搜索架构、电商服务架构、O2O 服务架构、数据平台架构等等,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技术架构师。
  • 另外一个方向侧重于“专”,着眼于某个专项技术的深度、专业度和精细度,我们姑且称为“某领域技术专家”或“科学家”,比如图像技术、语音技术、机器学习、推荐算法等等。他们往往是一个专业领域里的“武林高手”,他们的作品被广泛应用在每一个专业领域。

管理类也有两个不同的方向,即技术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

  • 技术管理者,这个方向很自然,就是从工程师到技术团队的一线经理,再慢慢做到部门经理等二线经理,然后是某个大技术体系或整个技术部的技术副总裁,如果还包括产品、设计等所有“产品交付”类团队,就成为了一个常规意义上的 CTO,但总体上,都是技术管理者。
  • 职业经理人不限于管理技术类团队,往往负责的是一个完整的业务,很像是这个业务的 CEO,有些公司也会叫 GM(general manager)。这个角色并不限定在具体一个业务,还可以根据公司需要去负责一个新业务,迁移性比较强,比较接近我们常说的“职业经理人”。这样的管理者会关心一个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,但本质还是公司高管,在公司整体框架下工作。

另外还有创业、顾问两大类分类

如图: png

无论走哪条路上,有些能力是共通的,比如规划、带人、沟通、执行等管理能力覆盖了全部 8 个方向

这里还需要区分“技术管理能力”和“技术管理岗位”这两个概念。你可能出于兴趣、机遇等各种原因不会去选择做“技术管理岗位”,但是,“管理”作为一项综合能力,是每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不可回避的,至少你都需要和管理者合作。只不过因为你的角色不同,需要掌握的程度不同。

总之,对于技术人来说,无论你是否做技术管理岗,你所有的职业发展,都会围绕着技术和管理这两条腿在走路,一条腿是走不远的

从内心判断自己是否要做管理

  • 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“管理的价值观”的,即你是否认同管理的价值呢?
  •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,你是否对管理充满热情,并享受这些工作呢?
  • 第三个重要问题是,你是否看重在管理方面的成长呢?

做管理要扩充的认知和能力:

  1. 更大的责任。在互联网领域,管理者带一个团队,更多是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期待和责任。即便有时看上去有一定权力,但归根结底,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团队目标。
  2. 更立体的视角。在做工程师的时候,只要做好上级交代的任务就好了。而一旦做管理,为了带好整个团队,就需要考虑上级、下级、平级的期待和诉求,而且不能只是关心“眼前”,还得关心“从前”和“以后”,提升看待问题的系统性。
  3. 更灵活的思维方式。多年的技术工作训练,你一定有很强的确定性的思维方式,讲究界限清晰、对错分明、言出必行、不出差错,往往靠谱就是你的代名词;而很多管理工作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,有些工作的执行边界也是模糊的,甚至是非对错都很难界定清楚。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中,却要去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,这对于很多新的技术管理者来说,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大冲击。

做好管理的收获:

  1. 你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上,你的能力和视野将得到大幅度提升。这会给你带来明显的成长感。
  2. 你不但能力变强了,你还有团队了,你能搞定更大、更复杂的事情,做出更大的成绩。这会带给你更强的成就感。
  3. 你可以带着团队做出越来越多的成就,你的团队也越来越优秀,团队成员都得到了成长,你甚至还会影响到合作团队。你的影响力 显著提升了。
  4. 你的能力、成绩、影响力全面提升,你得到了更多的精神和物质的回报。你所有的付出、成长和积累,都将或早或晚地换回等值的回馈。你的获得感也将得到满足。

做管理的患得患失

  1. 转管理之前没有仔细了解过管理。技术人员,常常会沉浸在代码或者技术细节当中,在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上,整体偏被动。他们往往是被领导推到管理岗位上去的,而在此之前对怎么做管理并没有深入了解。因此对很多技术新经理来说,管理几乎是一个全新事物。在全新事物面前,因为无法掌控而感到或恐慌、或焦虑就在所难免了,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念头:万一做不好怎么办?退路在哪里?
  2. 才开始做管理,还无法靠管理“安身立命”。至少在他们自己心中,管理能力并不能让自己安心,更不能让自己依靠,就好像还没有完全驯服的野马,还不确信能骑好,想来这也是人之常情。
  3. 认为技术才是自己的“大本营”。由于技术作为自己依存的资本,在过去的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,因此非常值得信赖。所谓“成功路径依赖”,每个人都大抵如此,尤其是做事特别讲究精确与可靠的技术人,自然在所难免。

对放弃技术的恐惧

做技术管理,你并没有放弃技术,而且也不能放弃技术,放弃了技术是做不好技术管理的,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,放弃了编码而已。那么,都没时间编码,怎样才能做到不放弃技术呢?

  • 把技术提到更高视角来看待。做技术的时候,把技术做好就是最大的目标;而做了管理之后,你会把技术作为一个手段来看待,看它究竟能为目标带来什么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再关心技术,只是关心的层次不同了,你开始需要借助每个人的技术能力去做更大的事情了。技术转管理并不意味着不关心技术,只是更关心更大的目标和整体结果了
  • 换一种学习方式来掌握技术。建立你的学习机制;请教专家;共创等,对于要快速提升技术视野来说,以上三个方式,比看书或写代码都更加高效。

无论从哪个方面讲,你都并没有放弃技术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学习和运用技术。所以,你不会失去什么,也不需要“患失”。

对做不好管理的恐惧

  • 首先,做管理对个人成长和个人发展来说,不会失败。因为管理总体上是一项修炼,只要你持续不断地实践、练习,你的造诣就会越来越高,最后你一定可以胜任某个规模或某个职能的团队。我们通常所谓的“不胜任”,只是说不匹配,而不是说你就完全做不了管理。而且,管理是很个性化的工作,你完全可以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,去达成管理效果。
  • 其次,一线技术管理者,即便“做不好”也并非没有“回头路”。刚刚从工程师岗位转到管理者岗位时,离技术很近,如果尝试下来,感觉管理工作确实不是自己想要的,那么,回过头来继续做工程师,几乎是没有门槛的。所以,如果当下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管理,不如全力以赴去尝试一段时间,你其实还有充足的时间来慢慢做这个决定,不需要有后顾之忧。
  • 最后,做管理所积累的能力,完全可以迁移到做“技术带头人”或“技术 leader”这个角色上。所以,你都不用担心管理的工作会白做,或者本来可以做技术的时间被耽误了。因为,即便你再回头去做工程师,也需要练习去做高级工程师或架构师,需要尝试去负责一个完整的技术方向,此时,你做管理时锻炼的全局视野、规划能力、结果导向意识、项目管理方法、沟通协调能力等等,都会派上用场。

做管理一定会有所得,会在做管理过程中有丰富的收获,既然一定能“得到”,所以不需要去“患得”。

认清现实

无论是做技术管理,还是做技术架构师,开启一条技术升维之路,都在所难免。即便不做技术管理者,要做好一位技术带头人或架构师,工作视角也要做如下的升级:

  1. 从目标出发去看待技术。只有目标明确,才能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,做出最好的技术决策。
  2. 从评估的角度去看待技术。做工程师的时候,把一个技术方案设计好、实现出来就好了,而做了架构师之后,你需要非常清楚一个技术方案是通过哪些维度来评估其好坏优劣的。并且,当一个技术问题暴露出来之后,得迅速判断会造成什么影响,损失的边界在哪里,有多紧急,以决定要不要放下手头的项目去立一个紧急项目。
  3. 从借助自己的技术到借助大家的技术。做技术的时候,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就好了。但是无论是做管理者还是架构师,你都需要带人做事了,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熟悉团队里每个人的技术情况,知道谁能胜任做什么事情,适合做什么事,然后借助大家的技术去做事。

即使是放弃管理继续做技术,从工程师进阶到架构师,也一样有很多的视角需要转换,有很多的能力需要锻炼。既然你避无可避,不如奋力向前。你要做的并不是要免除“后顾之忧”,而是需要意识到,你已经没有机会“后顾”了。

技术管理怎么做

对于技术实现者来说,程序设计能力、编码实现能力、技术攻坚能力和技术评估能力,都是需要具备的,主要关心的是“怎么做”,属于“how”的范畴。

而对于技术应用者来说,技术评估能力变得尤其重要,因为技术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“要不要做”“做什么”,属于“why” 和 “what” 的范畴,是要在综合评估之后,做出决策和判断的。所以,很多前辈都会告诉我们要保持“技术判断力”,而并没有要求我们保持编码能力,原因就在这里。

作为一个技术管理者,即技术应用者,要评估的维度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:

  1. 第一个维度是结果评估。即,你要回答“要不要做”,希望拿到什么结果,你要从哪几个维度去衡量结果,从哪几个技术指标去验收成果。
  2. 第二个维度是可行性评估。可行性有两层含义:一是“能不能做”,二是“值不值得”。 能不能和值不值得,是两码事。不懂技术的管理者一般问的都是“能不能做”,而有经验的技术管理者和资深工程师,考虑的是“值不值得”。

所谓“值不值得”,就是成本收益问题。收益,往往是显而易见的;而成本,就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了,这正是体现技术判断力的地方。

首先是“人财物时”等资源投入成本,这是几乎每位工程师和管理者都能考虑到的,即需要投入多少人、多少时间,甚至是多少资金和物资在该项目上,这项成本相对容易评估。

其次是维护成本,这是评估技术方案时要重点考虑的。由于我们考虑投入的时候,往往只考虑到项目发布,而发布后的维护成本很容易被忽略。常见的技术维护成本有如下四个方面,依次是: 技术选型成本、技术升级成本、问题排查成本、代码维护成本。考虑维护成本是技术管理者和架构师视野宽阔、能力成熟的体现。

再次是机会成本,这是技术管理者做决策时要意识到的。即,当你把人力、时间花在这件事上,同时就等于放弃了另外一件事,而没有做另外这件事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?就是你要考虑的机会成本,你可能会因为这个思考而调整技术方案的选择。

最后,还有协作成本,即多人协作所增加的时间精力开销。一个方案的协作方越多,需要沟通协调的成本也就越高,可控度越低。如果可能的话,尽量减少不同团队和人员之间的耦合,这样会大大降低协作成本。

  1. 第三个评估维度,即风险评估。技术风险评估,也叫技术风险判断力。即,有哪些技术风险需要未雨绸缪,考虑该技术方案带来最大损失的可能性和边界,以及在什么情形下会发生。这项评估工作很考验技术管理者的技术经验和风险意识,而且需要借助全团队的技术力量来做出准确判断。

如何提升自己的技术判断力呢?

依靠团队和更广的人脉,去拓展技术视野和技术判断力。常见的几个方式如下:

  1. 建立技术学习机制。盘点你负责的业务,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,成立一个或几个核心的技术小组,让团队对各个方向的技术保持敏感,要求小组定期做交流和分享,这样你就可以保持技术的敏感度。
  2. 专项技术调研项目化。如果某项技术对团队的业务有重要的价值,可以专门立项做技术调研,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做调研汇报。
  3. 和技术大牛交流。越是厉害的技术人,越能深入浅出地把技术讲明白,所以针对某项技术找大牛取经,也是学习的好途径。你看,虽然实际操刀的时间少了,但是你和技术大牛的交流机会多了,一方面因为你有更大的影响力了,另一方面,你和大牛有了共同的诉求,就是把技术“变现”,让技术产生价值。
  4. 听取工作汇报。因为你带的是技术团队,大部分工作都和技术相关,在读员工的周报、季度汇报时,相互探讨,也是一种切磋和学习。

总之,技术管理人的技术水准的提升和保持,主要看能从周围人的身上汲取到多少信息和知识,而不再只是靠自学。归根结底,从技术实现者到技术应用者的转变,不断提升的是技术的使用能力,而技术实现能力由于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,会逐渐减弱。

管理风格

所谓管理风格,本质就是你和团队的协作方式,也就是你和团队的“位置关系”,即你站在团队的什么位置。

  1. 发号施令型(指令式)。管理者和团队的关系是:管理者发号施令,全程指挥,但不会亲力亲为去操作,团队成员只要按管理者说的做好执行,不需要问为什么。我们常常把这种管理风格,叫做指令式管理、命令式管理,或者指导式管理。

    通常团队执行力很强,但是梯队很难培养起来。

  2. 以身作则型(支持式)。和指令式管理者很少亲力亲为的做法相反,以身作则的管理者凡事冲在最前面。这类管理者非常享受和团队打成一片,很像一位身先士卒的将军,战斗力很强,很受团队拥戴,所以往往团队凝聚力也很强。

    他们非常在意团队成员的想法和感受,并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,分担他们的工作和困难,因此我们称之为支持式管理。对于这类管理者来说,重人不重事,不过他们并不会忽视做事,只是不太去指导员工做事,而是倾向于直接替员工做事。

    这类管理者更像一个带头大哥,员工会特别有归属感,但是这类管理者往往带不了大规模团队。

  3. 激发辅导型(教练式)。这类管理者不会亲力亲为去帮员工做事,但是会去辅导和启发员工怎么去完成工作,并且提供鼓励、支持和反馈。

    这有点像球场上的教练,他们不上场,但会把握比赛节奏和方向,不断给球员提供指导和反馈。所以我们把这类管理风格称为教练式管理。教练式管理者既关心员工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没有得到锻炼和成长,也关心事情本身有没有很好地完成,整体的步调和节奏如何,以及最后结果的好坏,属于重事也重人。

    在这类管理者团队做事,个人成长是最显著的,团队梯队也能快速完善起来。但是由于这类风格对于管理者精力消耗比较大,很难覆盖到全体成员,所以比较适用于核心梯队的培养。

  4. 无为而治型(授权式)。无为而治,似乎是很多管理者向往的境界,很多高级管理者都认为好的管理者应该是“没有我的时候,团队完全能自行运转”,第四类风格就有点这个意思。

    他们往往安排好任务就“撒手不管”了,把工作完全授权给了团队成员,只是在约定的时间去检查结果是否达成,所以这类风格我们称之为授权式管理。就任务执行过程来看,他们是不重人也不重事的。

    这类管理者对团队成员做事表现得非常放心,甚至让大家感觉有点漠不关心;对任务执行过程不关心,关心的只是他最在乎的目标和结果。在这类管理者团队中做事,对于不成熟的团队,成员就会变成野蛮生长;而对于成熟的团队,成员就会有很好的发挥空间和舞台,反而会得心应手。

    评价手段我们往往是用有效无效来衡量,而不会用好坏来衡量,所以,这四类风格无所谓谁好谁坏。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对这四类风格都能有很好的了解和认知,甚至是能驾驭

新经理的困惑

  1. 管理经验不足和能力欠缺。对于很多管理事务不知道该怎么着手,在摸索前行中磕磕绊绊,于是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做好管理。

    技术问题往往有比较标准的答案,通过查资料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;而管理问题则很少有标准答案,很多经验和技巧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,掌握起来不像技术问题那样可以查查资料就快速解决。这也正是管理有挑战的地方。

    从知识、技能、才干3方面加强提升:

    知识,是指你知道和理解的内容和信息,一般用深度和广度来衡量。由于大部分知识都是基于特定工作场景的,所以这部分能力迁移性不好。也就是说你很难把技术知识直接迁移到管理中来,所以关于管理的知识,是新经理要重点补习和加强的。

    技能,是指你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,一般用熟练度来衡量。这个层次的能力就有一定的可迁移性了,比如快速学习的能力、进度控制能力、沟通表达的逻辑能力、规划工作目标的能力等。

    才干,是你长期生活工作所积淀和锤炼出来的模式、特质和品格。比如自信、前瞻、责任、热情、积极、果断、审慎、纪律、和谐、体谅、公正、完美等等。

  2. 和团队成员对立比较。由于资历或能力不是团队里最突出的,担心团队里资历老或能力强的团队成员会不服自己,尤其是当这些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,常常会引起新经理的挫败和颓丧。

    你现在是团队的负责人,需要把自己从和任何团队成员的比较和竞争中抽离,把目光投向远方,去看看你将带出一个什么样的团队,以及在这个过程中,你能为公司、团队和各位团队成员带来什么样的成绩和成长。

    你要做的,不是和团队成员竞争、比较,也不是比团队每个人都强,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大家把自己的才智都发挥出来,去达成一个共同的团队目标

总之,你要做的不是管束和控制大家,而是引导和支持大家。你要做的,就是用大家的力量,去做出更好的成果,而不是单单因为你的职位让大家服气。一旦你做到了,你也就完成了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蜕变,成为真正的 leader,自信也就油然而生。

  1. 背负着沉重的包袱。因为担心管理工作做不好会辜负上级的期望,所以带着很大的压力去工作。

    建立反馈通道,尤其是和上级的沟通通道,可以和上级约好一个例行的沟通机制,定期汇报团队工作,并就已经完成的一些重要工作征求上级的看法和评价。这其中,改进建议固然是很宝贵的,但是你还需要寻求一些肯定性的反馈,比如你可以问:“在你看起来,我有哪一两点做得是不错的吗?”或者“你能感受到我明显有进步的地方吗?”“我希望了解你比较看重什么?”

    同样也可以和合作伙伴去聊聊,除了请他们提意见,不要忘了问问他们有没有觉得你哪点做得好。当你越来越清楚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式是什么的时候,你的自信会和这些正向反馈一起螺旋上升。

新经理最常见的工作误区

  1. 过程导向、被动执行
    • 团队方向感缺失。大家都只是着眼于手头工作,团队得不到愿景的凝聚和激励。
    • 团队做不出有效的业绩。因为团队没有方向感,所以结果就很难有效。
    • 无法带领一个团队。由于视角局限,所以还不具备带领团队的能力。
  2. 大包大揽、唯我最强
    • 梯队问题:大树底下寸草不生,梯队迟迟培养不起来。因为梯队的培养需要授权,需要让高潜人才有发挥空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    • 激励问题:由于管理者冲得太靠前,团队成员积极性受挫,遇事往后缩。
    • 个人发展问题:由于得不到团队成员的有效支持,自己又忙又累,做不了更大的业务。
  3. 带头大哥、当家保姆
    • 不职业的管理风格和文化,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。
    • 团队没有方向,所以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和决策。
  4. 单一视角、固化思维
    • 习惯性卡住。遇到问题和困难,很容易被卡住,到处都是绕不过去的鸿沟。
    • 认知层次低。由于被单一惯性思维所支配,认知层次和考虑问题的维度无法提升。
    • 难堪重任。由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,难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。
  5. 自扫门前雪、固守边界
    • 项目推进不畅,从而影响全局的结果。
    • 自我设限,因此个人成长受限。
    • 个人影响力无法扩展。因为目光和手脚都局限在团队内,所以无法在更大的范围产生影响力,也就无法成为更高级的管理者。
  6. 患得患失
    • 犹豫反复,无法全力以赴去做好管理,成长缓慢。
    • 对技术的看法太狭隘,从而影响技术判断力的提升。
    • 由于误判,可能会错失一个好的发展平台。

工程师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

png

管理做哪些事情呢?

管理工作主要包括:角色认知、管理规划、团队建设、任务管理和管理沟通五个管理要素。角色认知存在于管理工作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,它无处不在,就好像空气一样,这是做好管理的基础和前提;而管理沟通贯穿于所有管理工作之中,把所有相关的合作方都连接在一起,就好像水流一样,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手段和载体。管理规划、团队建设和任务管理,就是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了,分别对应着看方向、带人和做事

管理图谱

png

管理规划

避免问题驱动型思维,通过理清未来的发展来理顺当前问题的带团队思路,即规划驱动型思维

所谓的管理规划,其实就是要管理者说明白一个问题,即,你想要什么目标,以及你需要投入什么资源。由于目标取决于团队的职能,而团队又是管理者的核心资源。所以,一份合格的规划报告,至少需要体现职能、目标、团队、路径这四个要素。

值得说明的是,这四个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和静止的,而是相互关联、动态平衡的(如下图)。其中最稳定的要素是职能,它是管理的起点。

png

作为管理规划的第一个要素,称之为团队“职能”

团队是干什么的?这是管理工作的起点。弄清楚这是一个背负着什么样职责和使命的团队,决定了你需要设定什么样的工作目标,并通过哪些要素来衡量你的目标;决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加入你的团队,以及需要多少;还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手段,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来完成工作。

团队职能的两个层次:基本的职责和升华的使命

  • 职责,是团队职能的下限,即,至少要完成的工作,如果这些职责都搞不定,意味着团队的基本价值都不能体现。一般来说,团队的基本职责,是由上级给定的,上级在把这个团队交给你负责的时候,已经给你提了期待,只不过有的上级会明确交代,而有的上级默认你很清楚。所以,你无论如何都需要弄清楚团队的基本职责,否则肯定会失职。
  • 使命,是团队职能的上限,即,如果我们团队做得好,就能承担更大的职责,体现出更大的价值。使命达成后的愿景,常常是令人期待和憧憬的。如果说基本职责通常是上级给定的,那么使命愿景则常常是团队 leader 自己的规划和设想。上级一般不会作出这样的要求,最多就是提一下期待,团队做不到也不会认为是团队失职。但是,如果团队做到了,就会是非常亮眼的成绩,团队成员也会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,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必定不俗。

基本职责解决的是“团队生存”问题,而使命解决的是“团队幸福”问题。对于有的人来说,看不到幸福的希望,则生存也将失去意义。

设定团队职责和使命的方法和步骤,大体分为三步:

第一步,收集信息。可从以下四个角度来梳理职能信息:

  • 向上沟通。听听上级对你团队的期待和要求,以及希望用什么维度来衡量你做得好还是不好。这个信息非常重要,团队的初始定位和基本职责,一般都是上级直接给定的。
  • 向下沟通。主要是和大家探讨对团队业务的看法和理解,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,为以后的沟通做好铺垫。
  • 左看右看。主要是看职能定位的边界在哪里,最好和兄弟团队的职能是无缝对接的。但不要覆盖兄弟团队的职责,否则会带来各种合作上的冲突。其实,快速发展的公司,要做的事情非常多,海阔天空,即便是广度不够,深度也还有作为空间,真没必要和兄弟团队争抢地盘。
  • 你的理解。即,你对业务的理解,你对领域的理解,你对团队的期待,以及你对自己的期待。团队的更高职责,即,团队使命和愿景,往往来自于你的设想。

第二步,提炼和升华。

团队的职责和使命,不能只停留在 leader 的脑海中,为了方便记忆和传播,则必须从上述信息中进行提炼和升华。提炼和升华有三个要点:

  • 职责的提炼。基于上级的期待和要求,以及你对业务核心价值的理解,最好用上级和团队成员、兄弟部门都易于理解的语言,对职责进行简短化提炼,并尽可能长时间稳定下来。
  • 使命的升华。基于基本职责,寻找团队对于部门和公司的独特价值,并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,设定自己的期待。要注意使用基于“结果”的描述,而非基于“过程”的描述。比如保证项目交付质量,是对结果的描述;而负责项目测试,则是对过程的描述。相比之下,基于结果的描述会更有使命感。
  • 确定衡量维度。一般来说,团队的职责和使命决定了衡量的维度,但是如果有明确的关于衡量维度的说法,会让员工对职责和使命有更深刻的理解。常见的案例有:服务端团队,会特别重视性能、稳定性、扩展性等维度;而前端团队,往往重视开发效率、兼容性、安全性等维度;数据团队关注数据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、安全性等维度。你也需要根据自己团队的职能,向员工明确传递,什么指标维度对团队是最重要的。

第三步,确认和主张。

提炼完成之后,接下来就是确认和主张。确认主要是和自己的上级确认,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后,就可以向团队内外进行主张了。当然,最好是在合适的场合,比如季度会、合作沟通会等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把团队的职责和使命宣贯给大家。团队职能的设定和宣贯是一个长期工程,不要期待一蹴而就。当然,如果做得好的话,效果也很快就能显现出来。

管理规划的第二个要素,称之为团队“目标”

团队想做出什么成果?目标设定的最基本的初衷就是着眼自己想要的结果,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

目标对于团队管理到底都意味着什么呢?

  • 最基本的,目标包含着你和上级的诉求,即,你们希望收获的东西。
  • 目标意味着资源的有效配置。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把资源投注在有效的方向上,从“该做什么”去调配资源,而不是“能干什么”。
  • 目标意味着执行力。技术管理者在任务执行上大多是很强的,并不是短板;而表现出“执行力不够”的最大的原因,都在于目标的不清晰或多变。我让他们回想自己做的执行力最棒的项目是不是都具有精确的目标,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肯定的答案。显然,清晰的目标是高效执行的必要条件。
  • 目标意味着凝聚力。很多管理者问我到底该如何提升团队的凝聚力,我都会告诉他们:明确的团队目标和愿景,就是提升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大家因为相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,在一起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“革命友情”,这对凝聚力有莫大帮助。
  • 目标也意味着激励。在提升员工自驱力的要素中,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沉浸其中、物我两忘的“心流”状态,就需要有清晰的目标为前提。而且,团队目标感带给员工对工作的意义感和使命感,也是提升自驱力的重要来源。

目标设定的原则,即“SMART”原则,即 Specific、Measurable、Attainable、Relevant 和 Time-bound,用中文来说就是目标的明确性、可衡量性、可达性、相关性和时限性。

目标的描述形式,大体分为两类:一类是可以量化的指标,就是大家常说的 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关键绩效指标);另外一类是不可量化的目标,用关键结果来衡量,就是我们常说的 KRA(Key Result Areas) 或 OKR(Objectives & Key Results),总之就是对关键结果的一种描述。

  • KPI:到某时间点,什么指标达到什么数字;
  • KRA/OKR:到某时间点,完成什么工作,该工作实现了哪些功能或达到了哪些效果。

新经理在目标设定上,常常踩的坑

  • 第一类问题是基于现有资源做目标,而不是基于远方的目标往前推。这类问题常见的说法就是,“我们团队只能做到个程度”“这些项目能做完就不错了”等。其实,更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,从上级的角度来讲,你的团队需要保证哪几项重要的结果,然后再看看如何调配和补充资源。面对这类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叫做“以终为始的出发点”。
  • 第二类问题是目标不明确。你可能会说,“从上面你说的来看,一个明确的目标很容易制定啊!”但问题在于,新管理者很少会因为“目标笼统或太大”导致不明确;不过,倒是常常会因为“过程化描述”而引发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出现。

    常见的说法是,“我们要在 10 月底,完成架构改造”“我们要在 12 月底,上线反作弊系统 1.0”等等。这类描述的问题在于,主要强调“我做了什么”,而没有交代做完这些工作后,“取得了什么效果”。 因此,面对这类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叫做“结果导向的描述”。

  • 第三类问题是目标设定好之后,自己和自己的上级都很清楚了,但是没有刻意地向团队成员来传达,只是按照目标拆解去安排大家的工作。这样的做法,导致团队成员对于整个团队的方向感不清晰,那么前面我提到的那些目标能带来的效果就无法显现,比如起不到对团队的凝聚和激励的效果。面对这类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叫做“目标的向下同步”。
  • 第四类问题,也是大家最头疼的一个问题,就是目标总是被迫变来变去。互联网领域很少有非常稳定的公司,业务总是在调整,自己的上级也时不时就换个新的,甚至于公司的战略也每隔一段时间就变一次。显然,之前为团队设定的目标,也得跟着变来变去。于是,目标慢慢变得形同虚设。面对这类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叫做“设定专业目标”,用专业目标来增强团队的内在定力。

什么是“专业目标”呢?

要解释“专业目标”,我们就得先来谈谈“业务目标”。“业务目标”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完成的业务业绩目标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KPI 和 KRA,是公司和上级对你团队的业绩要求,这类目标一般是自上而下拆解下来的,所以来自于外部,一般不容易被忽略。

和“业务目标”来自外部要求相对应,“专业目标”来自你团队的内在要求,一般是由你和团队自己设定的,属于自我要求,所以新的管理者往往会忽略不做,有的是想不到,有的是懒得做。而恰恰是这个内在目标的设定,最能体现你的管理价值,因为这是最能展示你的自主性的地方。

专业目标设定的核心步骤就两步:第一,选择你要提升的关键维度;第二,设定目标,可以是量化的 KPI,也可以是非量化的 KRA。

管理规划的第三个要素,称之为“团队”

依靠什么样的团队?

团队规划的三个视角:

  • 第一个视角是看团队目标。你希望在某个时间节点到来的时候,把团队发展成什么状态(团队的规模、分工、梯队)。
  • 第二个视角是看资源。每个团队都是一批人力资源。
  • 第三个视角是看人才培养。即到下一个时间节点,你需要重点培养出哪些人,给他们什么样的平台和空间,以及你有能力提供给他们什么指导和支持,期待他们能够胜任什么职能和角色。

团队规划样例: png

管理规划的第四个要素,称之为“路径”

你需要投入哪些资源?

一提到资源申请,人们大多会想到的是人、财、物这三大项。对于做技术团队管理的你来说,“人”,是最常见的资源。另外还有时间、信息和权限等资源需要注意。

资源规划示例: png

人力资源的持续性。通俗说就是,不是所有的人力短缺,都要通过招聘来解决。招聘作为一种迟缓的解决问题的手段,更多地是看长线是否需要。

团队建设

团队建设时 6 个维度的工作要素:

png

  • 针对员工个体的两个要素是:能力和激励;
  • 针对员工个体之间的两个要素是:分工和协作;
  • 针对团队整体的两个要素是:梯队和文化。

如何帮员工提升个人能力?

  • 7-2-1”法则,即:10% 靠听课和看书自学,20% 靠相互交流和讨论,70% 靠工作实践。
  • 对于提升员工个人能力来说,最关键的往往不是学习的方法,而是学习的意愿。
  • 作为管理者,你应该如何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和意愿呢?大体上可总结为如下三板斧:“推”“拉”“放手”。

关于提升员工的能力,有两个信念特别重要

  • 第一是相信员工能力的差异性。即看到差异,重视丰富性。在工业时代,整齐划一、严格服从是团队管理的哲学;而在知识经济时代,员工的创造力能为团队带来更大的价值。创造力往往来源于差异的碰撞,所以作为管理者,你要特别关注能力的丰富性,标准不能太单一。
  • 第二是相信团队能力的系统性。即欣赏差异,重视互补性。员工能力的差异,往往是他们对于团队的独特价值所在,正如优势理论中所说的,所谓完美的团队,就是价值观相同,优势互补的团队。所以,作为管理者,你要看到团队能力的系统性,不要把各个员工的能力割裂来看。

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和积极性?

  • 激励认知不系统。不清楚激励都有哪些手段,以及如何使用,各种零散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。
  • 激励可用资源匮乏。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不受自己掌控,画大饼的精神激励,员工又不买账。
  • 激励达不到效果。虽然激励的动作都做到位了,但是并没有收到激发员工动力的效果,或者效果不够令人满意。

    优势层次图 png

    驱动力发展三阶段 png

激励要做到如下几点:

  • 第一,激励要立体。需要从单一的激励维度,升级为更加立体的激励体系,从而适应新职场环境的要求。
  • 第二,激励在平时。你不能指望一些临时性刺激方案来做好激励,激励体系的搭建应在平时。当员工跟你提离职的时候,它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激励问题了。
  • 第三,激励要设计。由于每个人的业务特点不同、团队性质不同、管理风格不同、员工特征不同、问题挑战不同,所以不要迷信别人给你的激励建议,我更建议你充分考虑自己面临的实际情况,结合自己的特质和激励框架,来设计适用于自己的激励体系。

**如何兼顾团队分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? **

  • 分工是不是好事取决于协作水平,协作水平又受限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。
  • 互联网领域最常见的组织结构有两类,一类是矩阵式的,一类是 BU(BUSINESS UNIT)式的。
  • 分工明确的基础上,才能够实行边界模糊。
  • 分工明确只是具备了合作的前提和基础,真正能够让大家良好互动并高效产出的,是日常工作中的协作。

虚拟组织又叫虚拟团队,是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目的和工作内容把大家组织到一起的。还有一些学习型虚拟组织,比如技术交流小组、项目负责人小组等,这些虚拟组织出于学习,不涉及工作分工。

如何不断提升团队的协作水平呢?

  • 第一个角度是建立协作机制,通过机制来约定协作的动作,以此来保证大家“动作协调”。
  • 第二个视角是提升团队凝聚力,通过提升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度、认同度和默契度来降低协作成本,提高协作效率。
    • 设立共同愿景
    • 提升员工归属
    • 加强相互了解
    • 共同面对挑战

凝集力四法 png

参考

技术管理实战36讲
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旭日酒馆